代表提出的“关于优化饲草供给,解决草原过牧的建议”办理情况
发布日期:2025年04月14日
来源:西乌旗人民政府办公室
一是健全完善饲草供给体系。持续稳定700余万亩天然草原产出,积极推进10万亩高产稳产优质牧草种植示范基地建设,有效利用现有耕地,配套种植、灌溉、收割等设备,提高青贮玉米生产能力,增加优质苜蓿、饲用燕麦等种植面积,鼓励有条件的嘎查、牧户开展工厂化饲草种植模式试验示范,带动饲草产业发展。同时,充分发挥现代饲草产业园2处储备基地作用,不断优化完善“旗+苏木镇+嘎查”三级饲草储备体系,在已有6个苏木镇、7个嘎查饲草储备点的基础上,重点向养殖园区嘎查倾斜,通过“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方式,改造提升嘎查储草棚15处,购置配套饲草加工、包装、运输设备,年生产全混日粮达3万吨,为舍饲圈养提供优质饲草,减轻对天然草原牧草依赖。二是提升人工牧草种植质效。按照“为养而种、以种促养、以养增收”思路,通过实施优质牧草种植示范基地等项目,引进优质牧草,更新种质资源库,开发适应西乌旗草原生态环境的饲草新品种。同时,大力推广人工草地改良建设技术,努力提高人工牧草产量。全旗一般性耕地(高产饲料)可种植人工牧草面积8万余亩,年产量约16万吨,通过灌溉、施肥等技术亩产量可提高1.5—2倍。今年全旗种植人工牧草约10万亩,预计产量可达30万吨,其中优质饲草种植面积 4.25万亩,包括青贮玉米1.1万亩、燕麦3.15 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