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生态环境修复】西乌珠穆沁旗:生态修复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 |||
索引号:11152526011679098G/2025-00019 | 发文字号:——— | ||
发文机构:西乌珠穆沁旗 | 信息分类:生态环境 \ | ||
概述:【生态环境修复】西乌珠穆沁旗:生态修复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 |||
成文日期:2025-03-10 00:00:00 | 公开日期:2025-03-10 08:49:47 | 废止日期:——— | 有 效 性:有效 |
近年来,西乌珠穆沁旗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在生态修复和旅游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效。通过持续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创新推进“生态+旅游”融合发展模式,这片草原正焕发出勃勃生机。生态修复面积达10万亩,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在生态修复的征程中,西乌珠穆沁旗成果丰硕。2024年,巴彦胡舒苏木宝力根嘎查的10211亩退化草场迎来了生机。因地制宜,巧用当地资源,走出了一条降本增效的创新之路——以牲畜粪便为原料做加工,对中度退化打草场进行施肥改良,使这片曾经衰败的草原重焕生机。
2023年,西乌旗委、旗政府把轻中度退化草场纳入草原生态修复项目中,总实施面积达23496亩。乌兰哈拉嘎苏木额仁淖尔嘎查11375亩轻度退化打草场、巴彦柴达木嘎查1910亩盐碱化草地得到有效修复,再加上宝力根嘎查10211亩中度退化打草场的施肥改造,让草原生态逐步迈向良性循环。
进入2024年,西乌旗委、旗政府稳步推进项目实施,精心筹备。从项目实施方案的拟定,到顺利通过批复、财政评审、招投标,再到签订项目建设合同,每一步都严谨有序。施工团队高效作业,于8月圆满完成施工任务,9月10日完成自查后,并针对自查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全力备战2025年自治区验收,确保项目经得起检验。
根据“三北”工程中央财政投资巩固提升类项目草原修复任务要求,2024年西乌旗承担了10万亩退化草原修复的重任,总投资368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2944万元,地方配套736万元,彰显了各级政府对生态修复的坚定决心。目前10万亩修复地块已全部落实,为草原生态修复筑牢根基。
在全力推进修复工程的同时,不忘抓好天然草原监测工作。从春季休牧期的返青监测,到草原植被地面长势监测、综合监测、加密样地监测,再到枯黄期监测,精准测量返青牧草高度、计算返青率、识别牧草种类,细致掌握牧草高度、盖度及生物量等关键指标。这些数据为生态覆盖与恢复情况提供了一手资料,为草原生态环境的持续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
西乌珠穆沁旗正以实际行动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在修复生态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为创造美丽家园不懈努力,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正在这片广袤的草原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