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嘉宾:阿拉腾哈达 西乌珠穆沁旗农牧和科技局局长
访谈时间:2024年7月5日
访谈简介:持续深化牧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集体资产股份有序流动,保护牧区股份经济合作社成员(股东)的合法权益。
采访者:制定《西乌珠穆沁旗马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的背景是什么?
农牧科技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赴内蒙古考察、五次参加全国两会内蒙古代表团审议,其间多次提到蒙古马精神,并深情勉励大家要发扬“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蒙古马精神,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制定《西乌珠穆沁旗马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是5年计划,依据是结合西乌旗的马产业状况和国家《全国马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以及《内蒙古自治区关于促进现代马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
采访者:制定《西乌珠穆沁旗马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采访者:制定西乌珠穆沁旗马产业发展规划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农牧科技局:基本原则有三,一是政策引导,市场导向,二是链式延伸,跨界融合,三是牧民增收,企业增效。而第三个基本原则的重点是要惠企利民的。产业重点方向的明确、重大项目和设施的投资建设,都要以增加农民收入和为有利于企业综合效益增加作为最终决策衡量标准。千方百计通过马产业的“强链、补链、延链、壮链”,带动农牧民收入增长。
采访者: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会有不同品种的马,西乌珠穆沁旗的马有什么特点?和当地经济有什么必然联系?
农牧科技局:西乌珠穆沁旗的马被称为“蒙古马”,蒙古马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马种之一,而西乌珠穆沁旗(以下简称“西乌旗”)是蒙古马的一个著名亚种乌珠穆沁马的种源地,保护和发展蒙古马独特资源,不仅能够维护国家优质畜禽种质资源,而且能有效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农牧民增收。当前,马业的发展正处于转型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除养殖外,与马产业相关的体育运动、休闲骑乘、文化旅游、专业化马产品开发等新业态蓬勃发展,促进马产业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正当其时。为加快和统筹推进西乌珠穆沁旗现代马产业的发展,推动马产业的转型升级和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是利民利企的。
采访者:能用数据说明西乌旗马产业的现状吗?
农牧科技局:好的。西乌旗马产业首先蒙古马遗传资源保护和繁育体系逐步成熟。西乌旗先后建成了国家级蒙古马保护区1个,自治区级核心保育场1处,蒙古马保护核心群63群(包含乌珠穆沁白马选育核心群25群),已形成了以“保种场+核心群+保护区”为一体的蒙古马保种繁育体系。同时,成功制作乌珠穆沁白马冷冻精液4000支(0.5ml)、蒙古马冷冻精液10000支(0.5ml),在内蒙古马遗传资源中心基因库储存乌珠穆沁白马冷冻胚胎60枚,体细胞40匹/240管。
其次马匹存栏规模和马产品开发为产业升级发展奠定基础。2022年西乌旗马匹存栏量为46987匹(含能繁母马23515匹),总数居于全盟第二位。作为蒙古马中的珍贵类群,乌珠穆沁白马存栏量6840匹(含能繁母马3799匹)。从养殖主体来看,全旗现有养马户2130户(含乌珠穆沁白马养殖户344户),基础母马养殖规模100匹以上蒙古马牧户13个,养殖规模50匹以上蒙古马牧户102个,马产业企业、协会、合作社共14家,家庭牧场21家。马奶产业作为特色产业之一得到显著增长,近几年建立了马奶加工企业和合作社,马奶年产量达到200多吨。再次马主题与文化旅游的融合形成发展新方向。全旗已建成草原生态白马文化园休闲旅游区、白马连红色旅游景区各1处,30.5公里草原大赛马道1处,打造了“中国白马之乡”品牌马文化节和神奇的蒙古马品牌赛事草原大赛(神奇的蒙古马草原大赛)各1届,全旗赛事用马保有量达900余匹。2018年以来,举办研学、马背旅行22期,白马主题摄影20期,迎接全国各地研学、骑马、摄影爱好者10000余人次,创造收入1210万元。
最后科技创新对马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旗农牧系统积极与高等院校和专业科研部门合作,建立马产业科技服务基地——白马繁育基地,该基地先后被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授予“内蒙古西乌马产业科技小院”;被教育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协授予“内蒙古西乌珠穆沁马科技小院”。内蒙古农业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挂牌成立“西乌珠穆沁旗乡村振兴白马产业基地”。
采访者:能具体介绍一下西乌旗马业发展现在面临机遇吗?
农牧科技局:总体上来看,西乌旗马业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具体表现在:一是全国范围内对加快推动现代马产业发展逐渐形成共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面向全国的马产业发展规划发布,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也在大力推动马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二是收入增长和消费升级促进马产业发展,马的功能属性从军用、役用逐渐发展到休闲消费为主,马术、赛马、骑乘体验等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三线四线城市的中产阶层的增加,将进一步带动马匹休闲运动等精神消费产品的需求增长;三是大众文旅消费热情爆发,截至2023年11月,西乌旗全旗累计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约118.5万人次,同比增长2.3倍,旅游收入约5.23亿元,同比增长2.6倍,旅游市场需要更加多元丰富的旅游产品和体验以满足消费客群;四是康养消费进入全民需求时代,康养医疗消费意愿稳定。中国亚健康人群比例达到70%,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达27.5%,糖尿病患者人数达到1.4亿人,患抑郁症人数超过0.95亿人,医疗健康消费的群体基础庞大。而马辅助疗法能够治疗抑郁症等疾病,策格疗法则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三高症有明显疗效。马具有的潜在康养价值将随着康养消费的增加而被释放出来。五是进口替代需求仍然强烈,我国的马匹领域尤其是赛马、PONY马等严重依赖进口,而蒙古马具有PONY马的特点,繁育和调教之后成为休闲骑乘和马术用马,也将有力降低我国马匹对外依赖度。
采访者:既然西乌旗马业发展现在面临机遇那么也肯定伴随着挑战吧?
农牧科技局:说得对。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西乌旗马产业的发展不足和短板仍然十分明显:一是马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滞后,马的军用、役用功能被现代机械代替后,马产业不再是国家战略性、基础保障性产业,而逐步从一产转向三产属性为主的休闲消费产业,以政府为主体推动马产业发展的单一模式向马业协会、民间组织、政府监管协同发展的多元模式转变滞后,已经同要充分释放现代马产业休闲消费潜力的现实需求不符合;二是蒙古马产业作为古老品种及传统产业,在专用马培育、调教训练、性能测定、资格认证、登记注册、饲养管理、疫病防控及赛事组织管理等缺乏体系化的标准,严重制约专用马的选育和规范化的马术运动的发展;三是养马收益仍然偏低,单位适宜载畜量条件下,养马收益低于养牛收益近3000元/只,大部分牧民对于经营马产业积极性不高;四是基于马产业的周边产品开发不足,以蒙古马为主题的文创产品、影视文化作品、马鞍马具制品、服装配饰等没有形成系统化的开发;五是马属动物饲养、疫病防治与诊疗方面专业技术型人才紧缺。目前动物饲养、疫病防治与诊疗方面技术人员在基层多数为牛、羊方向,专属马属动物方向较为缺少。
综合以上,西乌旗现代马产业发展虽然挑战众多,但是可以清晰看到发展机遇更大,迫切需要全旗上下,凝心聚力,弘扬和践行蒙古马精神,共同绘制现代马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