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关于下达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西政发〔2018〕39号  2018-04-16
字号: 打印

西政发〔2018〕39号

  关于下达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计划的通知

  白音华工业园区管委会,各苏木(镇)人民政府,旗直各单位:

  《2018年西乌珠穆沁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西乌珠穆沁旗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下达,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2018年4月16日

  

  

  2018年西乌珠穆沁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乘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按照中共西乌旗委十二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暨全旗经济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左右;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6%左右;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6%左右;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左右。实现上述目标,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自治区、盟委、行署工作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坚决守住发展、生态、民生底线,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以优异成绩践行党的十九大精神。

  (一)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培育新动能。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经济质量优势。一是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刚性落实五大任务。运用市场化方式去产能,鼓励支持煤炭、电力、冶金、建材等企业跨行业、依托优势产能兼并重组、合作,严格执行环保、能耗、质量、安全、技术等产业政策要求,严格控制产能过剩和产能利用率较低行业新增产能,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推动去库存与控房价、防过热紧密结合,鼓励农牧业转移人口在就业地落户购租商品房。通过推进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实施存量商品房转为公租房或回迁房等政策措施,进一步打通供需通道,扩大购房需求,降低房地产库存。落实国家系列减税降费政策,清理和规范各类中介服务性收费,完善电力扶持等政策措施,推动企业降低成本。加大补短板投入力度,围绕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快实施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社会民生、公共服务等重大工程。引导规范各类融资行为,优化信贷结构,扩大直接融资规模,积极化解各类债务风险。二是发展新兴产业,大力培育新动能。以信息经济、绿色经济、智能经济为重点,加快“互联网+”新兴产业发展步伐。推进实施“互联网+智慧牧区(城市)”,将城镇和苏木(镇)、嘎查(村)居民小组延伸连接。加快促进“互联网+能源”产业发展,用信息化促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升级。建设“互联网+”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结合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推动创业企业与互联网融合。加强“互联网+草原旅游”,加快发展全域旅游,推动新产业新业态快速成长。2018年安排1000万元,启动智慧牧区(城市)“一平台、两板块”(智慧城市综合指挥平台、智慧牧场试点、智慧西乌便民服务)建设。

  (二)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我旗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发展的战略目标。一是抓一产转型,打造绿色畜产品加工基地。安排1500万元乌珠穆沁良种肉羊产业发展扶持资金,培育种羊场15个(其中:新建高标准1处)、种公羊生产专业户200户、基础母羊标准化畜群2000个。全面落实良种肉牛养殖鼓励政策,安排1500万元良种肉牛产业发展扶持资金,计划引进5000头良种基础母牛,培育新引进安格斯牛、西门塔尔牛、夏洛来牛良种肉牛高标准生态家庭牧场40个,扩建1处高标准良种肉牛种牛场,高端肉牛试点育肥400头。以市场为导向,推进马产业转型升级,加强乌珠穆沁白马基地基础母马扩群繁育和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畜牧业向产业化道路发展,构建新型畜牧业经营体系,引进现代化精深加工企业,带动和发展壮大养殖专业户、现代化家庭牧场、牧民合作社等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积极发展草产业。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打造优质绿色畜产品品牌。加快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推进畜产品“物联网”建设。二是抓二产转型,打造国家重要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和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基地。围绕国家重要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建设,延伸“煤—电—冶—加”和“煤—电—固废综合利用”两个产业链条,发挥工业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作用。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151亿元,增长16.7%。生产原煤5000万吨,发电100亿千瓦时,采选铅、锌、铜、银金属56180吨、冶炼锌锭12万吨,生产水泥30万吨,生产氢氟酸2万吨,生产石灰石36万吨, 加工80万只羊单位。加快华润和京能五间房4×66万千瓦电厂建设步伐,争取年内实现双投;继续推进白音华高精铝板带2×35万千瓦自备电厂建设进度;落实产能指标置换,确保白音华高精铝板带一期40万吨项目开工建设;推动五间房粉煤灰综合利用项目、巴拉嘎尔高勒绿色畜产品生产加工园年加工80万只羊、2.5万头牛精深加工项目年内建成;积极推进白音华二、三号露天矿排土场10万千瓦分布式光伏项目;力争杰仁牧场地热项目取得新突破;加大引进铝后加工、氟材料、玄武岩纤维等项目力度。加快园区整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园区发展,提升白音华工业园区管理水平,助推新型工业化进程步入快车道。三是抓三产转型,打造体现草原文化、独具乌珠穆沁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着眼全域旅游、四季旅游,以“寻踪成吉思汗白马”为主线,游牧文化为基础,提升景区景点文化内涵及档次,优化旅游空间布局,打造“99公里”草原游牧文化景观带,强化乌兰五台、成吉思汗瞭望山、蒙古汗城、游牧文化保护区、苏力德文化产业园等景区景点和主要沿线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旅游业健康有序发展。开发疗养康复、特色医疗旅游产品,以阿吉太养生园为平台,打造蒙医药健康旅游基地,为旅游业注入新活力。规范“牧人之家”旅游点,将旅游业培育为让人民满意的幸福产业。大力实施“旅游+”思路,不断丰富旅游产品内涵。2018年,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数突破1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亿元。四是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拓展开放动能。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主动融入振兴东北经济圈,按照“一区三园”架构,积极推动白音华内陆港,在中蒙俄经济走廊中发挥节点作用。

  (三)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覆盖全域、功能配套、智能高效、安全便捷的现代基础设施网络体系。

  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宜居功能。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完善城镇功能,提高宜居宜业水平。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施6个苏木(镇)所在地绿化、硬化等工程,新建垃圾填埋场2座、垃圾转运站15座,巩固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成果,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协调发展。着力做好城镇“五化”建设,实施巴拉嘎尔高勒镇杰仁路两侧景观工程、健身活动中心项目和阳光小区东侧花卉建设项目,进一步完善城镇生态功能。实施道路罩面和雨水管线建设,美化路面和排涝功能。启动地下强弱电管沟建设项目,解决反复破路施工现象。继续实施城镇棚户区改造项目,计划实施500户,不断改善城镇居民居住环境。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公路方面,推进连接周边地区路网建设,加快推进乡村公路、旅游公路修建进度,计划建设旅游公路3条、97.6公里,改建四级水泥公路1条、14.6公里,维修高日罕段公路76.8公里。铁路方面,加快建设巴珠铁路、华润五间房铁路专用线、白音华东至赛音温都日铁路,积极推进白音华高精铝板带铁路专用线开工前期准备,确保顺利开工。力争白音华东方物流园区内新建货场项目、白音华四号矿铁路专用线等项目当年取得核准。电力方面,重点建设宝拉格至乌里雅斯太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大力推进金兴安110千伏变电站2号主变扩建及回线、五间房220千伏变电站2号主变扩建等工程,力争通网电943户。航空方面,加大协调推进力度,力争2018年完成可研和初设批复。水利方面,完成河长制工作目标,划定河流湖泊的管理范围,明确管理界线,加大对排污口监管力度,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强化河道采砂管理,科学编制河道采砂规划。继续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水利水保项目,治理小流域面积12平方公里。

  (四)着力发展社会事业,进一步改善民生问题。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动员全党全旗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2018年重点对新识别的134户、417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扶持。计划投入1200万元,对贫困户进行分类扶持。计划投入30万元,发放生活补助扶持贫困大学生。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落实教育质量提升五年行动计划,巩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优先重点发展民族教育,加强特殊教育,强化高中阶段教育,突出抓好德育教育和理科教育,进一步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投入3000万元,确保综合高中、第二中学风雨操场和吉仁高勒幼儿园投入使用,启动5所公办幼儿园消防设施设备改造工程,做好第一小学、蒙古族第一小学、白音华能源化工园区小学、蒙古族中学风雨操场和综合高中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投入200万元,继续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培训教师2000人次,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合理配置教师资源,解决中小学、幼儿园教职工短缺问题。投入1300万元,落实教育信息化建设任务,提高教育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加强学校精细化管理,做好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抓好校园足球工作,提升球队专业化水平。

  繁荣发展文体事业。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构建旗、苏木(镇)、嘎查(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文艺精品创作、乌珠穆沁民俗文化挖掘整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满足群众多层次的文化需求。办好以青少年为主的群众性读书活动,组织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竞赛活动和群众性全民健身运动。做好我旗乌兰牧旗建队60周年庆祝活动。

  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以旗医院为中心的旗、苏木(镇)、嘎查(社区)三级医疗服务体系。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加快建设基层卫生院及周转宿舍,巴彦花镇中心卫生院和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综合楼投入使用。加大疾病防治力度,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医疗专业人才引进,提高医疗技术和管理水平,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大力促进就业创业。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创业孵化基地为抓手搭建就业平台,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复转退役军人、城镇零就业家庭、牧区转移劳动力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计划安置1200人灵活就业。2018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加强劳动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努力提高劳动力就业能力,2018年计划举办招聘会8场,开展培训40期,培训1800人,计划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500万元以上。加强与重点企业在就业信息、岗位、职业培训和就业扶持政策方面的对接,督促重点用工企业吸纳本土劳动力。

  切实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强城镇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扩面工作。提高参保职工覆盖率、缴费率。整合城乡居民医保政策和经办机制,继续推进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跨省异地直接结算业务。继续拓展整合社保卡待遇发放业务,全面使用社保卡发放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等各类社会保险待遇。

  (五)加大生态保护力度,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认真落实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定位,全面完成我旗生态红线划定工作。继续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重点区域绿化建设工程。认真落实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严格管理70万亩禁牧区、604万亩固定打草场、2258万亩草畜平衡区,促进草原生态持续好转。做好草原治蝗灭鼠工作,完成草原虫害防治面积50万亩、鼠害防治10万亩。完成草原确权承包登记工作,依法规范草场承包经营权流转程序和流转行为。严格执行禁牧休牧轮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加大清理外来畜力度,减轻草场压力。规范草原征占用管理,整治乱采滥挖草原野生植物行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大古日格斯台保护区探矿权退出力度,力争2018年全部退出。在“三区两线”地质环境治理基本完成的基础上,继续开展和延伸地质环境治理工程范围,计划投入4000万元,治理152处、124公顷,对历史遗留废弃的探坑、探井、采坑、取料点全部进行治理,对乡村道路建设和改造过程中遗留的取料点分期治理。

  强化环境污染防治。加强环境综合治理,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加快推进电力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深入治理工业粉尘达标排放,完成白音华金山电厂2号机组除尘改造,完成20吨以下燃煤锅炉采取工程和技术措施实现大气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推进巴拉嘎尔高勒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建和污水管网扩建工程,抓好白音华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全面实现白音华工业园区和涉重企业污水集中处理,完善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工作,确保用水安全。加大环境执法监管力度,构建联合惩戒备忘录,推行环保“黑名单”制度,以“零容忍”的态度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加强环保准入管理和排污许可证制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共赢。

  促进资源高效利用。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推进实施能源、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向控制。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推进工业、交通、建筑、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降耗。

  2018年是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谱写新篇章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让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谱写西乌发展新篇章而努力!

                                                          

  西乌旗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4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