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乌珠穆沁旗“畜”势勃发打造畜牧业发展新格局
一是积极探索“党支部+企业+合作社+牧户”发展模式,积极开展现代良种肉牛繁育基地及肉牛生态牧场示范项目招商引资工作。截至目前,已对接北京金五星商贸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中合万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河北亚雄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盐城久紫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对接洽谈现代良种肉牛繁育基地及肉牛生态牧场示范项目后期运营合作内容,下一步将赴河北亚雄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调研。
二是持续优化“种牛场+核心群+养殖户”为主的现代化良种肉牛繁育体系,积极打造集肉牛养殖、育肥、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建设。2016年以来,肉牛改良68.594万头,其中:肉牛冷配3.4668万头、本交改良65.1272万头,肉牛良改比重达97%。现有盟级肉牛核心群32群,截至目前,培育合格牛犊2628头,其中:培育合格种用公牛犊累计1179头,提供给肉牛养殖户746头,受益牧户637户。引进良种肉牛14828头,目前落实肉牛产业补贴资金5758.3万元。牧业年度肉牛存栏数量由2012年13万头增加至32万头,年均增长9.43%。
三是不断增强“种羊场+扩繁场+核心群”现代优良种肉羊繁育体系,大力实施乌珠穆沁羊选育提高工程,努力实现畜牧业向现代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2018年以来选留培育种用公羔1.8975万只,后备母羔18.5876万只,落实乌珠穆沁羊产业扶持补贴资金3591.46万元。种羊场和扩繁场培育育成种公羊15768只,其中,累计调剂给牧户的育成种公羊共计15184只,受益户牧户达到3694户,落实肉羊良种补贴2166.33万元。
四是重点围绕蒙古马保护、马奶产品加工、马文化旅游、马科技等四大工程,深入推动现代马产业发展工作,西乌旗先后被评为“中国白马之乡”“中国马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国家蒙古马保护区”。持续做好链条化发展,积极培育旅游观赏用白马,不断提升蒙古马产奶性能,为现代马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五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奶业振兴相关政策措施意见,逐步完善民族特色乳制品奶源、加工工艺、产品标准体系,着力提升原奶供应能力,进一步建立健全原奶收购冷链体系。目前已培育奶食品小作坊82家,民族奶食品加工标准化提升改造试点20家,年均生产传统奶食品3700吨,产值达到2.6亿元。
六是新型经营主体规模发展迅速,赋能乡村牧区振兴,辐射带动成效显著。近年来,积极打造生态家庭牧场423家,牧民专业合作社207家。深化牧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指导全旗93个嘎查规范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嘎查集体经济年均纯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
七是抓特色扬优势,推进“生产+加工+科技+品牌”一体化,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加快构建畜牧业现代化产业体系,以延伸产业链、畅通供应链、提升价值链为主攻方向,累计培育自治区和盟级龙头企业11家、农牧业产业化示范联合体11家,年加工输出牛羊肉达到1万吨,销售额达到6.6亿元,加工转化率达到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