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浑善达克沙地,夏风裹挟着希望掠过广袤沙原。为持续提升生态建设质量,巩固人工种草与工程固沙成果,5月23日,西乌旗林业事业发展中心的技术人员与工人们一道,奔赴2024年浑善达克沙地综合治理巴彦花镇巴彦都日格嘎查1400亩项目区,全面启动补植工作,用实际行动为这片沙地注入新的绿色活力。
2024年,西乌旗林业事业发展中心积极响应国家生态建设号召,举全旗之力推进浑善达克沙地综合治理工程。经过不懈努力,全年累计完成治理面积达12.2万亩。通过科学规划与高效实施,项目在防风固沙、改良土壤、提升植被覆盖率等方面成效初显,有效遏制了沙地扩张态势,为区域生态改善奠定坚实基础。然而,受自然气候干旱、强劲风力侵蚀等不可抗力因素影响,项目验收与监测过程中发现,部分区域草种和固沙植物成活率未达预期标准。
为确保项目发挥最大生态效益,林业事业发展中心迅速行动,组织专业技术团队深入项目区开展全面勘查。技术人员运用专业知识与科学手段,对需补植区域进行精准定位与详细统计,并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树(草)”原则,精心制定补植方案。同时,督促施工企业抢抓春季补植黄金期,高效推进补植工作。目前,巴彦都日格嘎查项目区工程固沙区域已率先启动黄柳补植作业。作为优良固沙植物,黄柳在降低风速、固定沙丘、提升植被覆盖、改善土壤结构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待6月中旬雨季来临,人工种草区域将开展大规模种草补播工作,确保植被修复全覆盖。
此次补植工作不仅是对2024年项目的优化完善,更是筑牢区域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举措,对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深远意义。下一步,西乌旗林业事业发展中心将持续强化项目后续管护力度,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通过定期巡查、动态监测、科学养护等措施,保障补植成果。同时,全面总结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为后续生态建设项目提供宝贵借鉴,持续推动西乌旗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绘就绿色发展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