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乌珠穆沁旗沙地治理工程稳步推进 千亩沙地迎来生态新转机

发布日期: 2025-05-13 10:10    来源:  西乌发布  字体:[ | | ]

  近日,在西乌珠穆沁旗巴彦花镇巴彦都日格嘎查沙地综合治理区,一片忙碌的景象映入眼帘,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地开展沙地治理工作,他们的辛勤劳作,为这片沙地带来了绿色的希望。

  

  据了解,这片沙地面积达1000余亩,涉及五户牧民家的草场。曾经,这里饱受风沙侵蚀,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脆弱。如今,随着沙地治理工程的启动,这里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据旗林业事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主要采取用黄柳条固沙、柠条锦鸡儿治沙配套工程技术。黄柳条柔韧性强、耐旱性好,是固沙的优质材料。工人们将黄柳条精心扦插在沙地上,形成一道道防风固沙的屏障,有效阻挡风沙的侵袭,为后续植被生长创造有利条件。而柠条作为一种优良的固沙植物,根系发达,能牢牢抓住土壤,增强沙地的稳定性。

  

  在治理过程中,通过围栏封育等综合手段,让沙地休养生息。围栏将治理区域圈护起来,减少牲畜对沙地的干扰,使沙地植被得以自然恢复和生长。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沙地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原本流动的沙地逐渐转化为固定沙地,植被覆盖度不断提高。

  

  “看到沙地一点点变好,我们打心眼里高兴。”当地一位牧民感慨地说,“以前风沙大的时候,家里到处都是沙子,草场也退化严重。现在好了,政府带着我们一起治理沙地,我们的生活也更有盼头了。”牧民们积极参与到沙地治理工程中,他们不仅获得了生态效益补偿金,更看到了家乡生态环境的改善。

  

  为确保治理工程质量,旗林业和草原局严格把控各个环节,从材料采购到施工工艺,都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和监督。同时,积极推广先进的治沙技术和经验,不断提高治理成效,扩大治理范围,让更多的沙地披上绿装,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贡献力量。

  近年来,西乌珠穆沁旗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部署,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锚定浑善达克沙地治理目标,系统性推进生态修复工程。通过因地制宜实施封沙育林、飞播造林、草方格固沙等举措,构建起“乔灌草结合、带片网搭配”的立体防护体系,让“沙海”逐步蜕变为充满生机的绿色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