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深走实 | 画好群团“同心圆” 汇聚民族团结磅礴力量

发布日期: 2025-05-09 11:33    来源:  西乌发布  字体:[ | | ]

  2024年,西乌旗各群团组织积极发挥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从思想引领、交流融情、文化认同、民生保障等多维度精准发力,团结带领各族群众积极投身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的生动实践,为地区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线上线下同频共振

  筑牢思想引领根基

  线下,依托“职工之家”“妇女之家”等实体阵地,以及“青年讲师团”等专业队伍,常态化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活动。全年累计举办“十百千万”北疆巾帼大宣讲、“籽籽相拥同心筑梦”等系列活动380余场,覆盖群众超2万人次;针对基层职工、青年群体、非公经济人士开展专题培训,惠及群众360人。线上,在政务新媒体平台开设专题专栏,发布政策解读、工作动态500余篇;组织“石榴花开别样红”线上竞答、“青年大学习”等互动活动,吸引8000余人参与,有效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和宗教观。

  多元活动凝聚共识

  奏响交流融情乐章

  群团组织充分发挥联系基层的优势,打造“中华民族一家亲”实践平台,全年举办职工文体赛事、妇女恳谈会、青少年研学等联谊活动100余场。“小石榴籽寻访”研学、“巾帼心向党”恳谈会等特色活动,成为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载体。同时,组建青年志愿者协会、巾帼志愿者等2000余人的服务队伍,开展政策宣传、语言推广、生态保护等志愿服务400余场,用实际行动促进各族群众互帮互助,厚植团结奋进的精神力量。

  文化浸润激发共鸣

   搭建全民共享舞台

  以群众文化活动为抓手,通过举办“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合唱比赛、诗歌朗诵、家庭才艺展演等大型活动,生动展现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书香乌珠穆沁”诵读、普通话培训、传统节日民俗活动精彩纷呈,非遗传承、手工艺比赛人气爆棚,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化文化认同。开展“最美人物”“新时代好少年”等评选,引导群众向上向善,将智慧和力量汇聚到民族团结和家园建设中。

  精准服务温暖民心

  架起民生保障桥梁

  聚焦乡村振兴战略,群团组织深入实施“乡村振兴青春建功”“乡村振兴巾帼行动”,举办技能培训和专场招聘会,培训310人,提供638个就业岗位。开展劳动权益保障服务,制定36份劳动权益保护合同,调处劳动争议案件136件,为群众就业创业保驾护航。全年慰问困难职工、妇女儿童、残疾人等3600余人,发放慰问金136万元;“乡村振兴公益直播”“困境儿童结对帮扶”等志愿服务项目,惠及5000余名群众,让各族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进一步凝聚起团结奋进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