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底,北京人民大会堂前,来自西乌珠穆沁旗的牧民乌音嘎身着粉色蒙古袍,佩戴全国劳模绶带,留影中笑容灿烂。
“我的三脚架比套马杆更长。”这是采访中乌音嘎给记者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映射着一位青年牧民用新技术新媒介“执鞭”新牧区的自信。
从草原网红到全国劳模,从返乡青年到民营企业家,从“流量担当”到“责任担当”……返乡七年,乌音嘎用三脚架“支”起家乡发展的一个个新可能,也让牧区的“流量”成为草原“留住的量”。
返乡大学生的“破圈”选择
“草原养育了我,我想回到家乡创业,用所学反哺家乡。”乌音嘎告诉记者,2017年大学毕业时,她对选择返乡并未迟疑。
机遇总在偶然间。实习期间,乌音嘎结识了一位电商直播培训老师,受其启发,结合自身兼具大学生身份、汉蒙双语兼通优势和牧区生活阅历,开始潜心钻研短视频创作,由此开启“三农”领域的创作之路。
注册“草原印象锡林郭勒”账号后,乌音嘎开始用一部手机和一个三脚架,记录起草原的四季变迁、牧民生产生活和草原上的牲畜、物产、美食、风俗活动……而那段时间,父母望着在羊圈里“玩手机”的女儿却满脸不解。
创业初期,艰辛远超想象。因缺乏拍摄剪辑等技术经验,常常是站在冰天雪地里两三个小时也拍不出一个好片子,粉丝数量更是寥寥无几。
2018年冬,转机来了。乌音嘎与父亲开车去旗里,车陷雪地,她一边帮着父亲铲雪一边用视频记录。这段视频浏览量超十万,吸引数百名粉丝关注。“我们南方哪见过这么厚的雪?”“原来牧民的车也不错,还以为以骑马为主……”网友纷纷惊叹。
乌音嘎瞅准机遇,持续输出原生态内容,打草、喂羊、捡牛粪、做奶食……都是她俯拾即是的素材。半年后粉丝突破10万,又过了一年半的时间,她成为一名拥有百万粉丝的网红博主。
从“流量担当”到“责任担当”
乌音嘎的成长之路,始于流量积累,归于返乡初衷。
随着粉丝和流量的攀升,乌音嘎不仅限于短视频这一支“独舞”,随后的日子里,带货主播、青年导师、草原公益、文旅推介官……每个新身份都是一次尝试,也是一份责任。
生产生活中,她教牧民拍短视频;品牌办直播间里,她为锡林郭勒区域公用品牌代言;在嘎查党群服务中心,她带着年轻人策划助农直播……
流量承载责任,点赞化作动力,青年牧民乌音嘎在草原与“云端”之间,走出了一条实干担当的新路子。
2019年,当选政协锡林郭勒盟第十三届委员;
2020年,荣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称号,成为内蒙古首位获此殊荣的自媒体人;
2021年,被评为“中国网事・感动内蒙古人物”;
2022年,当选政协锡林郭勒盟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作为盟政协常委,乌音嘎在2022年提交的《扎实推进互联网与畜牧业有效衔接助力乡村振兴》中表达出更深层思考。
翻开乌音嘎2022年初春的履职调研本,密密麻麻记录着边境苏木的困境:牧民用4G网络刷短视频,却不会网购;家家有优质牛羊肉,但包装袋上印的都是外地公司的商标;年轻人会直播唱歌跳舞,镜头对准自家畜产品时却词不达意。
于是,乌音嘎在提案中写道:通过互联网精准对接市场需求,打破中间商环节,将利润留在牧区,助力集体经济壮大,打通草原电商的“最后一公里”。同时她倡导打造“不走的县域农牧区电商指导团队”,孵化本土电商人才。
一次次实践中,她更多致力于传播家乡声音、推广牧区好物,用实际行动诠释政协委员的担当。
“带火”草原的“商业密码”
七年前,这个蒙古族姑娘许下“让牧民的利润留在草原”的承诺时,没人想到她真能用一部手机撬动2000多万元特产销售额。
多伦县蔡木山乡白音卜罗村的土豆堆在仓库卖不掉,她架起设备直播,几小时创造了20万元的销售额。在她的带动下,民族服饰、皮艺、奶制品等产业开辟自媒体直销渠道,实现了消费者与牧户的直接对接,“锡盟山货上头条”活动,为贫困旗县线上销售产品200多万元。
此外,其团队主导策划的百余场公益助农直播,覆盖内蒙古各盟市节庆展会,形成了可持续的乡村振兴推广模式。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西乌珠穆沁旗巴彦额日和图嘎查党支部书记宝音,在她的指导下把嘎查的自然、人文资源拍成短视频,引得“牧民之家”客栈旺季爆满。
“以前觉得拍视频是瞎折腾,现在我家酸奶锅都靠这个卖到外省了!”一位受过乌音嘎启发的牧民笑着说。
为了与牧民们共同把锡林郭勒羊肉卖出好价钱,2023年,乌音嘎创立了自己的餐饮品牌——乌音嘎餐饮,打造了锡林郭勒首家提供流动烤全羊服务的餐饮项目,一年烤了3000余只羊,拓展羊肉销路的同时,也为牧民们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选择。
乌音嘎的镜头里,总藏着游客不知道的草原秘密。作为西乌珠穆沁旗旅游形象大使,她把蒙古包旁的风力发电板、牧民家里的智能挤奶器都拍成了“网红景点”。
“从草原走向人民大会堂,从牧羊姑娘到全国劳模,虽满身是土,但我满眼是光。七年如一日的坚持里,这份荣誉属于所有支持帮助我的朋友,更属于我热爱的家乡!”乌音嘎在自媒体平台上分享感悟。
如今,乌音嘎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既要实现自己的梦想,更要扛起对家乡的期盼。
记者手记:梦想在草原执鞭向“云端”
从返乡牧民到自媒体人再到全国劳模,乌音嘎的成长轨迹折射出当下牧区的生产生活变革。在她看来,新时代的劳模不光要自己肯干、自己会干,更要带着大家共同干、干得好。当5G信号穿过草原,当烤全羊的香气“飘进”直播间,乌音嘎正用镜头打造“云端牧场”。守好“产业兴、生态美”的牧区发展需求,让草原资源“触网生金”,探索出“自媒体+特色产业”的振兴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