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五大任务”见行见效|“花园式”建设让煤矿变公园

发布日期: 2025-04-10 09:41    来源:  西乌发布  字体:[ | | ]

  近年来,西乌珠穆沁旗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以赴推进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工作,结合全旗工业发展实际,制定多项切实有效举措,积极有序推进绿色矿山高质量建设,努力提升绿色矿业发展质效,使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交相辉映的崭新画卷铺展开来。
  沿着锡林郭勒盟白音华经济开发区公路一路向东行驶,在无人机的镜头里俯瞰白音华蒙东煤业公司,一派绿树成荫、花草葱茏,边坡绿植成片,整座矿山被翠绿环抱。

  近年来,白音华蒙东露天煤业有限公司积极推进“林草矿”三位一体生态矿区建设。2021年起,该公司按照“宜草则草,宜林则林”原则,坚持建设“安全、智能、绿色、高效”的一流矿山,将南排土场打造为景观带,北排土场恢复至原始草原地貌,构建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植被群落,初步形成“林、草、矿”三位一体生态型矿区。

  根据矿山所在地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筛选出云杉、榆叶梅、旱柳、白桦、金叶榆等适宜本地种植的乔木,累计投入1151万元,栽种各类乔木5900株。同时,在矿山周边及开采区的预留绿化地带进行合理布局,构建乔、灌、草相结合的复合植被群落,提升生态稳定性,定期开展修剪枝叶、整形疏枝、防虫防病等工作,促进林木健康生长;结合矿山环境和本地植被生长情况,投入6691万元,筛选出抗逆性强、耐旱、抗寒、根系发达、固土能力强的杂花苜蓿、小叶锦鸡等品种,确保植被成活率,定期开展覆盖度监测,对植被斑秃进行治理,实现草原植被的有效恢复与持续发展,目前,共完成排土场生态治理1.6万亩。

  在煤炭开采中引入先进的智能化开采设备与工艺,最大程度提高煤炭回采率,减少资源浪费,2021年—2024年,投入7580万元,陆续完成了智能安全管理系统、车辆安全辅助预警系统、变电站无人值守、胶带运输系统无人少人值守、智能化地销煤场等26个数字化、智能化项目,对人员行为、车辆安全、消防应急、变电站设备环境、胶带运输设备的运行状况等实现全方位实时监督管理,搭建起智能化矿山综合管控平台的雏形。

  2021年,该公司通过自治区首批智能化矿山验收,2024年,以优异成绩通过自治区现场核查,成功纳入内蒙古自治区绿色矿山名录,同年还通过了“内蒙古自治区企业研究开发中心”和“两化融合贯标(A级)”申请及认证。

  近年来,西乌珠穆沁旗将绿色矿山建设、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制定印发了《西乌旗绿色矿山建设规划(2022—2025年)》;每年定期召开绿色矿山建设现场会,定期聘请相关专家对矿山企业进行指导,将高标准、严要求贯穿到所有工作中,用高频率地督促、检查、整改,全面提高全旗绿色矿山建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