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早春忙,牧民喜接牛犊

发布日期: 2024-02-29 10:20    来源:  西乌发布  字体:[ | | ]

  春天是牧民接羔保育的繁忙季节。眼下,西乌珠穆沁草原上的牧民们又迎来了新的生机与希望—一头头健壮纯白小牛犊降生在辽阔的草原上,这不仅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繁荣,也预示着新年畜牧业生产的大丰收和牧民生活的红红火火。

 

  走进西乌珠穆沁旗浩勒图高勒镇乌日图高勒嘎查牧民阿拉腾希的家,映入眼帘的是生机勃勃的一幕:宽敞的棚圈里,牛“哞哞”羊“咩咩”的叫声彼此起伏,一片欢腾,特别是出生不久的40多头白牛犊,萌态十足,惹人喜爱。这些“牛宝宝”有的在母牛身边嬉戏玩耍,有的安静地依偎在母牛身旁吸吮乳汁,这一幅温馨的画面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氛围。

  

  在寒冷的早冬时节,牧民接生牛犊是一项充满挑战与希望的工作。此时草原依然冰雪皑皑,但对于阿拉腾希而言,每一个新生命的诞生都意味着来年的好光景,他们全家精心照料着这些寓意吉祥如意的早冬牛犊。

  2007年,勤劳能干的阿拉腾希对自家的60多头牛进行了改良。他家的牛全部换成夏洛莱牛,并开始尝试接早牛犊,如今,接早牛犊已然成为这位牧民的习惯。大有来头的“乌珠穆沁白牛”作为优良品种,适应性强,经济效益高,成为牧民发展生产的重要依托。牧民们悉心经营这些“乌珠穆沁白牛”,通过科学养殖,优化品种结构,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提高经济收入,提升生活质量,构建幸福美好的草原新生活。

  

  目前,阿拉腾希家有130多头“乌珠穆沁白牛”,有近200只羊。阿拉腾希说:“以前,我家养了800多只羊,为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我家开始减少羊的数量。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我家现在主打的就是牛产业。”

  

  2023年秋季,阿拉腾希家以一头牛6000元的价格,出栏了70多头牛,增加了家庭的收入。看着一头头可爱的白牛犊,阿拉腾希高兴地说:“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我家包括棚圈在内的各类基础设施也更加完善了。从2023年的12月就开始接早冬牛犊了,预计能接100多头牛犊。”

  

  阿拉腾希家的“乌珠穆沁白牛”个体质量有了明显提升,收入也有所增加,2020年,阿拉腾希家被认定为全旗“家庭牧场”。

  

  阿拉腾希和草原上的牧民们的生活一样,也充满了喜庆与希望。他们在辽阔的草原上,经营着牛羊群,迎接着新的生命,充满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

  

浩勒图高勒镇乌日图高勒嘎查牧民 阿拉腾希

  为了优化畜群结构,我们家从2007年开始购买夏洛莱种公牛,近几年选留品种好的基础母牛,一步一步改善了牛群品种。因为夏洛莱牛比较适应我们北方气候,耐寒,体质强壮,比本地牛养殖收入高。这几年我们家在冬天接牛犊,每年接40、50头冬牛犊。接冬牛犊最主要的就是暖棚建设,牛犊不能着凉。接冬牛犊的好处就是抵抗力强,牛犊的月龄大,所以出栏时候能卖出好价钱。我们俩去年参加了冷配技术培训,今年打算对基础母牛进行冷配,进一步改善牛群品种,进一步探索少养精养养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