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乌旗“乌珠穆沁白牛”的良种命名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

发布日期: 2023-09-04 08:56    来源:  西乌发布  字体:[ | | ]

  近年来,西乌旗转变传统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推动畜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现代化畜牧业迈出高质量发展步伐。

  在中国共产党西乌珠穆沁旗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扩大)会议上,对现代畜牧业发展作了详细部署,其中“乌珠穆沁白牛”的良种命名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乌珠穆沁白牛”是周恩来总理赠予内蒙古“国礼牛”的“后代”。

  在广袤的西乌珠穆沁草原上,乌珠穆沁白牛被誉为牧民的“神兽”,浑身雪白、异常健壮的牛群在自由觅食。1973年,周恩来总理赠予内蒙古的17头“国礼牛”落户西乌珠穆沁旗达青宝力格国营牧场。1974年,达青宝力格国营牧场开始开展纯种繁育、种公牛推广、杂交改良蒙古牛(乌珠穆沁牛)等工作。到1999年,夏洛莱牛杂种群体达到了1万余头,纯繁夏洛莱牛达到了 200余头。

  “乌珠穆沁白牛”是在乌珠穆沁草原特定生态环境下,以夏洛莱牛为父本、蒙古牛为母本,采用杂交育种方式,经过杂交创新、自繁固定、扩群提高三个阶段,历经50年培育而成的群体规模大、生产性能突出、外貌特征一致、遗传性能稳定的夏洛莱牛杂种群体,暂名叫“乌珠穆沁白牛”。

  历经50年,经过相关部门和当地牧民的共同努力,形成了区域性强、经济效益高、群体规模较大的“乌珠穆沁白牛”群体。目前,主要分布在西乌珠穆沁旗,种牛场2处,能繁母牛存栏数490头;核心群6群,能繁母牛存栏数583 头;20头以上养殖户236 户,存栏18081头。

  2022年4月,西乌珠穆沁旗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全国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15个试点地区之一。同年,“乌珠穆沁白牛”新品种认定和核心育种场创建工作被纳入全国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项目,该项目投入资金2000万元,今年7月份启动工程建设,2024年年底前建设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