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乌兰哈拉嘎苏木有一位大家熟知的“大忙人”——努力布仓。作为党员中心户,他的身影总是穿梭在18.5万亩的服务网格中,为48户牧户排忧解难。诸多荣誉加身,是乡亲们眼中的“顶梁柱”。
去年夏天,努力布仓心中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看着家乡丰富的牛羊肉资源和迷人的草原文化,他决心做点不一样的事儿,“为啥不把咱们的草原美味做成包子,推向市场呢?”说干就干,8月的草原骄阳似火,他一头扎进市场调研,从早到晚奔波在各个集市、餐馆,和消费者唠家常,了解大家对包子口味、原料的喜好,还研究起线上线下的销售门道。
10月,草原上冷风渐起,努力布仓却干得热火朝天。他拿出8万元积蓄,在自家旁边建起一座60平方米的包子加工厂房,挂上“努先生的包子”招牌,还注册了商标。每天,天不亮就起身,精选乌珠穆沁草原上天然牧场养育的牛羊肉,和妻子一起,按照传统工艺,包出一个个皮薄馅大的包子,纯羊肉馅、羊肉沙葱馅、牛肉胡萝卜馅……光听名字,就让人垂涎欲滴。
起初,乡亲们还有些疑虑,可当第一笼包子出锅时,香气四溢,尝过的人都竖起了大拇指。努力布仓带着包子,一家家跑超市、谈合作。功夫不负有心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的蒙古商城、锡林浩特市民族文化街超市率先上架,西乌旗内10多家超市也纷纷跟进。北京一家旅游蒙餐更是看中“努先生的包子”的特色,打来电话预订速冻包子。
从去年10月到现在,短短几个月,20000多个包子销售一空,家里增收2万多元,还为3个牧户提供了就业机会。如今,“努先生”更忙了,他计划着参加内蒙古年货博览会,让这草原包子的美味飘得更远。在他的带动下,草原美食走出草原、走向全国,也为家乡的乡村振兴添上了一把“热乎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