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珠穆沁长调的特点为字少腔长、高亢悠远、舒缓自由,宜于叙事,又长于抒情,以独特的演唱形式讲述着北方民族对历史文化、人文习俗、道德、哲学和艺术的感悟,被称为“草原音乐活化石”。2020
年
12月,蒙古族长调民歌(乌珠穆沁长调)被列入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采访“乌珠穆沁长调”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斯琴格日勒那天,他正整理多
年
来的荣誉证书,将近100张奖状是他三十多
年
艺术生涯辉煌成就,也是他在人生不同阶段的“坐标”,还记录了他光辉的一生。

虽然快60岁了,但他依然奔忙于各地的舞台、学校和培训基地。自从2010
年
成为蒙古族长调民歌自治区级传承人
以来
,定期或不定期对全旗长调歌手和爱好者进行专门培训,培养众多学生。同时,进学校安排乌珠穆沁长调课程,给孩子们授课,至此,这一流传于民间的乌珠穆沁蒙古族音乐精粹正式步入民族教育殿堂,为进一步传承、弘扬、发展这一北疆文化遗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1966
年
,斯琴格日勒出生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乌旗一个牧民音乐世家,其母亲是一名民间歌手。当时,他母亲在婚礼、乔迁新居、婴儿降生、马驹标记以及其他蒙古游牧民族的社交活动和宗教节庆仪式上被邀请唱长调。受家庭的熏陶,斯琴格日勒自幼喜欢音乐,学会了唱乌珠穆沁长调,十多岁开始在家乡参加各种那达慕、演出。18岁被选入西乌珠穆沁旗业余乌兰牧骑,20岁拜师著名歌手敖特根巴特尔学唱乌珠穆沁长调。当时,他在各种草原那达慕及演出上,都曾获得奖赏,从此美名远扬。

斯琴格日勒是一位原汁原味的草原歌手。2010至2011
年
,他连续两
年
赴挪威、丹麦、瑞士、比利时、荷兰等国访问演出。向各国展示乌珠穆沁长调的独特魅力,加强与各国文化交流。

从2014
年
截至目前,斯琴格日勒西乌珠穆沁旗乌珠穆沁长调协会副会长、法人等职务,积极做好乌珠穆沁长调歌曲搜集、整理、出版工作,还聘请民间长调歌手、业内人士开办长调培训班,对中小学生教授长调知识。除此,每
年
还组织乌珠穆沁长调大奖赛,挖掘、搜集传承人资料,建立健全档案,极尽可能地收集乌珠穆沁长调曲目。

斯琴格日勒 :“ 我从小擅长唱长调,我母亲也是牧民当中很有名的歌手,照那苏图也是我父亲的亲戚,所以可以说是祖传歌手。2023
年
,我申请了国家级蒙古族长调民歌自治区级传承人,今
年
3月份,相关文件下来了。怎么样去传承乌珠穆沁长调对我来说是一项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在今后的工作当中,加强乌珠穆沁长调方面教育和指导,积极培育青少
年
歌手,同时,今天开始,正式在校园开设“乌珠穆沁长调”课程,为乌珠穆沁长调传承发展工作作出应有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