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记者在浩勒图高勒镇巴彦宝拉格嘎查青年牧民苏米雅那里了解到,他从农商银行申请的用于生产生活的45万元贷款刚刚办理完手续。苏米雅喜笑颜开:“今年接羔和休牧期草料储备的45万贷款,三年能省下3万块利息!”这是西乌旗党委政府与西乌农商银行联合推出的引存降息政策落地见效的生动缩影。
牧民 苏米雅
“为储备春季接羔和马上到来的休牧期的饲草料,我向旗农商银行申请了45万元的三年期贷款。办贷款的时候咱们农商银行的客户经理告诉我,今年在旗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帮助下,农商银行把牧户贷款利息下降了1.87个百分点。我这次申请的这笔3年期贷款一共能省下来3万元的利息,这对我们牧民来说真是一件实实在在的大好事。”
政银联动破解融资困局
针对广大牧民“融资难、融资贵”痛点,西乌旗党委政府将“降低农牧民融资成本”列为年度重点民生工程。通过深入调研发现,作为地方金融主力军的西乌农商银行,虽然承担着全旗95%以上常住牧户的贷款服务,75%的牧户贷款市场份额,却因存款成本高导致利率偏高。
为此,旗委、旗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出台惠民新政策,创新“引存降息”政银合作模式,即由财政部门协调低成本资金存入银行,帮助其降低资金成本1.2个百分点;银行则将红利全额让渡给牧民,贷款平均利率下降一个百分点,实现每10万元贷款年节省利息1000元。这一“政府做加法、银行做减法”的创新举措,预计全年为1.12万牧户让利2700万元。
金融春雨润泽草原经济
这一政策实施首月即显成效。苏米雅申请的三年期贷款直接降息1.87个百分点,3万元的利息节省相当于羔羊成活率提升带来的额外收益。数据显示,政策实施后,该行不良贷款率下降0.5个百分点,优质客户新增1200户,前两月新增贷款同比增长18%。
“引存降息就像金融润滑剂。”西乌农商银行负责人杨剑锋算了笔经济账:低成本资金注入使财务成本节约超500万元,释放出更多降息空间。未来,银行将以每年不低于0.2‰的幅度持续下调利率,同时针对接羔保育、春季休牧等关键期开发专项低息贷款产品。
乡村振兴再绘幸福图景
这场政银联动的“金融春雨”,不仅减轻了牧民负担,更有效激活了牧区经济活力。旗政府通过引导低成本资金存入农商银行,推动形成“政银农”三方共赢格局:牧民得实惠、银行增效益、地方添动力。
目前,西乌旗党委政府正进一步扩大低成本资金引入规模,推动降息政策覆盖更多农牧业领域。作为服务“三农三牧”的地方金融主力军,西乌旗农商银行将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创新“接羔贷”“休牧保”等特色产品,为乡村振兴提供更精准的金融支持。随着政策持续加码,广袤草原上的幸福图景正徐徐展开,当地正走出一条党建引领、金融赋能的乡村振兴新路。